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(1/2)
云南都指揮使司衙署,周圍被甲兵圍得水泄不通。前面密集的槍盾重步兵擋在大門外,后面的火銃手和弓弩嚴陣以待。這些人馬全部穿著明軍的衣甲,一面飄蕩的旌旗上寫著一個“漢”字。
衙署大門外,也有不少甲兵拿著刀槍、面對著外面的人馬,但大伙兒都不敢輕舉妄動。
此時朱高煦等一行人已到了大堂外。朱高煦身披扎甲,卻沒有帶武器。
“漢王殿下,都是自己人,何必如此大陣仗呀?”一個穿著紅色官袍的人抱拳道。
朱高煦面帶和氣的笑容,似乎讓眾官吏安心了兩分。他也抱拳道:“抱歉,驚擾了諸位。不過本王剛接到密報,大理府有人密謀造|反!事關重大,不得不出此下策。諸位稍安勿躁。”
眾官紛紛問道,“誰造反了?”“何時的事……”
朱高煦沒法一一回答,側目看了宦官黃狗一眼。黃狗走到了大堂門前的石階上,展開圣旨道:“圣旨!”
大伙兒頓時走下了臺階,在院子里陸續跪伏一片。
黃狗念道:“奉天承運皇帝,制曰:越州土知州阿資,因其性拗,不肯向化……云南路遠,今后都司須用兵,便要去漢王府、西平侯府那邊招呼一聲。欽此。”
眾官聽到這圣旨一臉困惑,因為這是幾個月前的圣旨了。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甚么,也不明白為啥又要念一遍舊的圣旨。
朱高煦等大家站起來了,這才說道:“朝廷的意思,諸位都聽明白了?
現在本王要都司對大理總兵、守備、衛所下一道軍令。從即日起,大理府諸軍未得云南都司的軍令,不得因任何理由調動、出兵;不得干涉漢王府衛隊公干。違者,以違抗軍令、意圖謀反論處!都司各位同僚,可以發這道軍令罷?”
一群穿著各色官服的人面面相覷,議論紛紛。
就在這時,云南都指揮使曹隆率先站了出來,大聲道:“朝廷的詔令,是叫云南三司用兵、得先知會漢王府、西平侯府,都得同意了才能調動兵馬。而今漢王殿下之意,不準地方府衛擅自調兵,這是奉旨合乎律法之事,有何不可?”
那曹隆是今年才到云南地面來掌都指揮使司的人,朝廷剛換的官員、馬上表示出維護大明朝廷詔令的態度,并不叫人意外。
片刻后,那些新上任的統兵官、都指揮僉事、同知等一眾官員,也跟著附和起來。
剩下的一群官吏都沒反對,有的附議、有的不吭聲。一來都司的一些重要官職,都在今年換過了;二來他們也沒有理由駁斥……朱高煦沒叫都司用兵,只讓他們禁止地方調動,這本來就不過分。
朱高煦便抬起雙手道:“既然如此,下令罷!另外,為防軍機泄露,本王還得委屈諸位在衙署內住幾天。稍后王府會送來美酒佳肴,為諸公壓驚;王府上還有一些歌妓,一會兒也送過來為大家助興。”
眾官放松了不少,院子里一片嘈雜,有人道:“歌妓就不用了罷?既然有人謀反,咱們還在官府里歌舞作樂,像什么話呀……”
朱高煦卻道:“驚嚇委屈了爾等,應該的。諸公有何要求,都可以和門外的將領言語,本王有求必應。”
……此時沐府內外,卻并沒有兵馬驚擾。
府邸里面,上下卻充滿了驚慌的氣氛,奴仆們走路都很快,有的還用跑的。
“嘶……”沐晟裂了一下嘴,輕輕發出了一個聲音。旁邊的郎中剛用藥水清洗了他手臂上的傷口。
廳堂上除了郎中和丫鬟,還有一些家眷和文武親信,都站在屋子里,有人問道:“侯爺的劍傷要緊么?”
郎中道:“諸位放心,在下有家傳跌打創傷之藥,只消洗凈傷口,用線縫上,再抹上外藥,必保傷口無虞。”
剛才問話的人聽罷,又面露惱色,說道:“漢王究竟是甚么意思?調那么多兵馬閉塞四城,說要搜查刺客,卻自己先把刺客窩藏了……他要干甚?!”
另一個官兒嘀咕道:“刺客不會是漢王派來的罷?”
沐晟終于開口了:“話不能亂說!有憑據證實刺|客的幕后主使嗎?誰親眼看見漢王窩藏刺客了嗎?”
那官兒低聲道:“真的有路人看見,馬總旗機靈,把目擊者請到府上了……”
“哼!”沐晟發出一個聲音,“想找個一二般的人供認出親王,怕不是太簡單了?”
就在這時,一個奴仆跑到了門里,喘息著說道:“稟侯爺,漢王調動重兵,已
衙署大門外,也有不少甲兵拿著刀槍、面對著外面的人馬,但大伙兒都不敢輕舉妄動。
此時朱高煦等一行人已到了大堂外。朱高煦身披扎甲,卻沒有帶武器。
“漢王殿下,都是自己人,何必如此大陣仗呀?”一個穿著紅色官袍的人抱拳道。
朱高煦面帶和氣的笑容,似乎讓眾官吏安心了兩分。他也抱拳道:“抱歉,驚擾了諸位。不過本王剛接到密報,大理府有人密謀造|反!事關重大,不得不出此下策。諸位稍安勿躁。”
眾官紛紛問道,“誰造反了?”“何時的事……”
朱高煦沒法一一回答,側目看了宦官黃狗一眼。黃狗走到了大堂門前的石階上,展開圣旨道:“圣旨!”
大伙兒頓時走下了臺階,在院子里陸續跪伏一片。
黃狗念道:“奉天承運皇帝,制曰:越州土知州阿資,因其性拗,不肯向化……云南路遠,今后都司須用兵,便要去漢王府、西平侯府那邊招呼一聲。欽此。”
眾官聽到這圣旨一臉困惑,因為這是幾個月前的圣旨了。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甚么,也不明白為啥又要念一遍舊的圣旨。
朱高煦等大家站起來了,這才說道:“朝廷的意思,諸位都聽明白了?
現在本王要都司對大理總兵、守備、衛所下一道軍令。從即日起,大理府諸軍未得云南都司的軍令,不得因任何理由調動、出兵;不得干涉漢王府衛隊公干。違者,以違抗軍令、意圖謀反論處!都司各位同僚,可以發這道軍令罷?”
一群穿著各色官服的人面面相覷,議論紛紛。
就在這時,云南都指揮使曹隆率先站了出來,大聲道:“朝廷的詔令,是叫云南三司用兵、得先知會漢王府、西平侯府,都得同意了才能調動兵馬。而今漢王殿下之意,不準地方府衛擅自調兵,這是奉旨合乎律法之事,有何不可?”
那曹隆是今年才到云南地面來掌都指揮使司的人,朝廷剛換的官員、馬上表示出維護大明朝廷詔令的態度,并不叫人意外。
片刻后,那些新上任的統兵官、都指揮僉事、同知等一眾官員,也跟著附和起來。
剩下的一群官吏都沒反對,有的附議、有的不吭聲。一來都司的一些重要官職,都在今年換過了;二來他們也沒有理由駁斥……朱高煦沒叫都司用兵,只讓他們禁止地方調動,這本來就不過分。
朱高煦便抬起雙手道:“既然如此,下令罷!另外,為防軍機泄露,本王還得委屈諸位在衙署內住幾天。稍后王府會送來美酒佳肴,為諸公壓驚;王府上還有一些歌妓,一會兒也送過來為大家助興。”
眾官放松了不少,院子里一片嘈雜,有人道:“歌妓就不用了罷?既然有人謀反,咱們還在官府里歌舞作樂,像什么話呀……”
朱高煦卻道:“驚嚇委屈了爾等,應該的。諸公有何要求,都可以和門外的將領言語,本王有求必應。”
……此時沐府內外,卻并沒有兵馬驚擾。
府邸里面,上下卻充滿了驚慌的氣氛,奴仆們走路都很快,有的還用跑的。
“嘶……”沐晟裂了一下嘴,輕輕發出了一個聲音。旁邊的郎中剛用藥水清洗了他手臂上的傷口。
廳堂上除了郎中和丫鬟,還有一些家眷和文武親信,都站在屋子里,有人問道:“侯爺的劍傷要緊么?”
郎中道:“諸位放心,在下有家傳跌打創傷之藥,只消洗凈傷口,用線縫上,再抹上外藥,必保傷口無虞。”
剛才問話的人聽罷,又面露惱色,說道:“漢王究竟是甚么意思?調那么多兵馬閉塞四城,說要搜查刺客,卻自己先把刺客窩藏了……他要干甚?!”
另一個官兒嘀咕道:“刺客不會是漢王派來的罷?”
沐晟終于開口了:“話不能亂說!有憑據證實刺|客的幕后主使嗎?誰親眼看見漢王窩藏刺客了嗎?”
那官兒低聲道:“真的有路人看見,馬總旗機靈,把目擊者請到府上了……”
“哼!”沐晟發出一個聲音,“想找個一二般的人供認出親王,怕不是太簡單了?”
就在這時,一個奴仆跑到了門里,喘息著說道:“稟侯爺,漢王調動重兵,已